杭州欢迎您
欢迎访问小北科技
客服热线:
-
登录
|
注册
小北科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虽然去不了,也要积极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虽然去不了,也要积极点......
开赛倒计时
距离
2021-09-21
还剩
天
时
分
秒
首页
{{el.name}}
{{sub.key}}
|
户外论坛
多版块论坛
投票版块
论坛
最高活动
精品活动
深度夜跑第一季
最新定制
单活动
新闻
出游相册
单相册
多相册
人物
视频
查询
报名查询
成绩查询
新活动
商品
商品2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留言板
小工具
选鞋
专题页
IFRAME
招聘啦
首页
户外论坛
论坛
户外新闻
4名老太旅行东南亚一个月人均花费千余元
4名老太旅行东南亚一个月人均花费千余元
[复制链接]
胡八一
270
1
分享到:
胡八一
话题: 7735
回复: 71999
发布于
2017-05-23 19:03
楼主
来自: 现代快报
在这4个人中,最小的53岁,最大的61岁。不怎么懂英语、不认识路、还每人背着四五十斤的行李,却“胆大包天”地自己跑去高原、又出了国门。
谁说穷游是年轻驴友的专利,南京四位老太背着沉重的行李畅游了西藏和南亚多个国家,每人才花了1500块钱不到;谁说钢管舞和整容是年轻人的专利,南京的孙凤琴老人,不仅跳钢管舞跳出了名,并且为了更年轻还大胆整容……这些乐活老人,告诉了我们,老年生活,原来可以如此丰富,如此有活力。
在这4个人中,最小的53岁,最大的61岁。不怎么懂英语、不认识路、还每人背着四五十斤的行李,却“胆大包天”地自己跑去高原、又出了国门——利用几本地图、几句简单的英语口语、各种“动物语言”,她们把西藏、尼泊尔、印度玩了个遍。尽管一玩就是一个多月,但四位抱着“穷游”信念的老太人均花费还不到1500元。她们边走边问、边吃边照,“累并快乐着”。这两天,四位南京“铁打老太”开始陆续返宁,最先抵达的陆津培向记者兴致勃勃地讲述了她们一个多月以来的精彩历险。
分工明确,有翻译还有会计
陆津培是4人中最年长的一位,今年61岁,这是第一次自助式的出国旅游。8月初,当这次旅行的“总策划人”陈彩萍和王玲跟她提起这一旅行计划时,陆津培一口就答应了,“她俩都是‘能征善战’的人,我也想跟着她们体验一把。”这几位老人相识于网络,因为共同的旅游爱好,她们常常在西祠胡同的“南京聚乐部”“南京夕阳红”讨论版上闲逛,几年前成了好友,还一起玩过国内的几个地方。
这次“西部+南亚游”的最初发起者叫陈彩萍,今年60岁。这老太太可不简单,从2006年起,她几乎每年都会拉着老伴骑车在全国各地旅游。59岁的王玲更是网友们心中的“大师级旅游达人”,足迹遍布海内外。之所以找到陆津培,她们还有自己的打算——陆津培曾担任过小学英语老师,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郑重“邀请”她为此行的翻译官。此外,她们还找到刚刚从东南亚4国游玩归来、现年53岁的李晓萍,担任“军师”。王玲自己扛起会计重任,负责每天管理账目;陈彩萍则在出发前制作好一份详尽的攻略,大到景点介绍、预订旅店,小到在哪儿坐公交、怎么吃最划算,都列得清清楚楚。团队组合完毕,4人各司其职,8月18日,踏上了去拉萨的火车。初上藏区,高原反应是四位老人最大的挑战——有的头疼,有的呕吐。好在她们底子强,没两天就适应了。在此后一个星期时间里,她们把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等西藏著名景点玩了个遍。在拉萨的罗布林卡办好签证后,她们启程向尼泊尔开拔。
穷游一个月,才花了1500元
既然决定了要“穷游”,就得省着花。四人每人只准备了1500元的“活动经费”,就这点钱,要包括西藏和南亚的全部食住行支出。虽然让人不敢相信,但最后她们居然做到了。“没什么秘诀,万事自己扛”。
到了中尼边境樟木,准备到加德满都时,其他背包客都是人均花费30-40元包一辆吉普车;而四位老太找到预先查好的车站,每人花每人2元不到坐上了公交车。
车子从上午11点一直开到了晚上七八点,翻越了一个个山头,每到一站,不停地上人,车厢内实在挤不下,就干脆趴车顶上。“车里那味儿……”陆津培皱起眉头,“很多人身上都脏兮兮的,还不穿鞋,脚就直接翘我面前。”可最令她心惊胆战的,还是窗外的悬崖峭壁,“每次车一拐弯,就一头汗。”
为了节约餐费,离家时,四位老太准备了不少“干粮”——大米、方便面、香油、咸菜、鸭蛋、木耳,只要旅馆有条件,就自己开火。此外,去高原得带防寒服,去南亚又得带夏天的衣服,因此,每个人的行李都足足塞了两个大箱子,至少四五十斤重。每次赶火车、赶公交、上下天桥,老太太们都得扛着两个箱子跑。“王玲背着个大包,忒重,卸下来一看,背上都是血印子。”
尼泊尔和印度的气温都在30℃以上,加上背着行李,每天大家都是大汗淋漓。而晚上回到旅店也只能洗冷水澡,尽管如此,除了一人曾轻微腹泻了两次,其他的则毫发无损。“所以说,我们是铁打的老太!”陆津培哈哈大笑,她说,靠着这番动脑筋节省,直到离开印度准备回国,每个人准备的1500元都没有花完。
一路走,这几位老太还不忘把第一手见闻“速递”回国。每到一个景点,陆津培就将女儿给她“配置”的iPhone手机掏出,四处留影。然后一找到有无线网络的地方,就把照片传到女儿QQ上,让她为发帖,更新大家的最新动向。
学会动物语,走遍天下都不怕
来到南亚,语言是个大问题。“翻译官”陆津培虽然有英语基础,但面对尼泊尔、印度式英语,还是“鸡同鸭讲”。为买到从印度边境小镇到新德里的火车票,陆津培花了一小时才找到外国人售票窗口,又花了一小时才弄明白该怎么填表、在哪个窗口买,最后还只买到了两张卧铺票,四位老太只得挤在火车上将就了一晚。弄错车站更麻烦,从半夜12点到凌晨6点,4个人在两个车站来回跑了3趟,才最终上了车。平常出门,都得找会英语的旅店请老板将目的地的英文名翻译成当地语言,然后大家再举着小纸条,五步一停,十步一问。
当然,也有乐事。平常的采购都由会英语的陆津培置办,一天,她忙着其他事情,便派了李晓玲去市场上买鸡蛋,走前特地教会她,“鸡蛋,egg。”好半天,李晓玲回来了,“用上英语了吗?”“没。”“那你怎么买的?”“瞧着!”李晓玲把手放在身体两侧,胳膊上下挥舞,口中念念有词,“咕咕咕咕嘎……”陆津培哈哈大笑,“成功了吗?”“没,那人问,‘chicken’?我摇摇头。”她把手背在身后、围成一个“O”形,然后猛地往下一顿,“噗……”成功买到了鸡蛋。笑成一团的老太太们最后得出结论,“学会动物语,走遍天下都不怕!”
因为有学生要辅导,陆津培9月16日就第一批回了国;王玲和陈彩萍又玩了加尔各答等地,将于今天返回南京;而李晓萍最潇洒——她直接飞去大理,准备再在云南玩上一圈。“类似的活动,将来还参加吗?”“唉哟,可不了,累死了。”陆津培摆摆手,可她没两分钟又改了口,一脸纠结,“可说不准,指不定将来哪人一吆喝,我就又被勾搭走了。”
回复楼主
评论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精彩话题推荐
6种最常见跑步损伤,教你如何避免!
6种最常见跑步损伤,教你如何避免!2015-10-09 360马拉松 360马拉松 360马拉松 微信号saihuitong_mls 功能介绍最权威详细的马拉松赛事活动资讯平台 关注「360马拉松
头文字D
| 10-10 14:04
8867
15
QuanZhiLong
K-POP(韩国流行音乐)编辑韩国流行音乐(英语:Korea-Pop,简称K-POP,朝鲜语:가요)是一音乐种类。指源自韩国的流行音乐,包括有舞曲、现代节奏蓝调、流行电音、嘻哈音乐等。中文名韩国流行音
头文字D
| 09-21 17:10
1996
5
9.22发表帖子试试
我就是试试哈什么也没有今天啥也不说了这个是本地上传试试哦这个是前台现在是后台15ea90e4674.jpg你这个真的
胡八一
| 09-22 18:05
1304
2
我是来发布话题的
好的骄傲就是点击打哈加定金啊建设大街就是觉得就是大多久啊搜集到拉萨加定金活动是的空间sdh的是的啥都哈陕科大到家啦绝对路径啊点击数量加大就是倒得
胡八一
| 05-15 17:38
1241
1
绑定手机
×
手机:
验证码:
刷新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到该手机
绑定手机
友情链接
赛会通
富力海口马拉松赛
深井山径马拉松
南横国际超级马拉松
深圳女子马拉松赛
彩色跑深圳站
杭州100越野跑
无锡国际马拉松赛
重庆国际马拉松赛
汇添富南京山地马拉松
苏州马拉松
欢乐跑中国上海站
test
12
install_fs
购物车(
)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x{{el.itemCount}}
{{el.totalPrice|currency}}
删除
共
件
共计
{{totalPrice|currency}}
去购物车
您的购物车空空如也,赶紧
去选购
吧。
您尚未登录,
请登录。
购物车正在加载中...
成功加入购物车!
当前您的购物车中包含
个活动订单。
当前您的购物车中包含
件商品,
个活动订单。
当前您的购物车中包含
件商品。
继续浏览
去购物车
微信咨询
QQ 咨询
客服热线
({{el.name}})
分享
倒计时
返回顶部
在这4个人中,最小的53岁,最大的61岁。不怎么懂英语、不认识路、还每人背着四五十斤的行李,却“胆大包天”地自己跑去高原、又出了国门。
谁说穷游是年轻驴友的专利,南京四位老太背着沉重的行李畅游了西藏和南亚多个国家,每人才花了1500块钱不到;谁说钢管舞和整容是年轻人的专利,南京的孙凤琴老人,不仅跳钢管舞跳出了名,并且为了更年轻还大胆整容……这些乐活老人,告诉了我们,老年生活,原来可以如此丰富,如此有活力。
在这4个人中,最小的53岁,最大的61岁。不怎么懂英语、不认识路、还每人背着四五十斤的行李,却“胆大包天”地自己跑去高原、又出了国门——利用几本地图、几句简单的英语口语、各种“动物语言”,她们把西藏、尼泊尔、印度玩了个遍。尽管一玩就是一个多月,但四位抱着“穷游”信念的老太人均花费还不到1500元。她们边走边问、边吃边照,“累并快乐着”。这两天,四位南京“铁打老太”开始陆续返宁,最先抵达的陆津培向记者兴致勃勃地讲述了她们一个多月以来的精彩历险。
分工明确,有翻译还有会计
陆津培是4人中最年长的一位,今年61岁,这是第一次自助式的出国旅游。8月初,当这次旅行的“总策划人”陈彩萍和王玲跟她提起这一旅行计划时,陆津培一口就答应了,“她俩都是‘能征善战’的人,我也想跟着她们体验一把。”这几位老人相识于网络,因为共同的旅游爱好,她们常常在西祠胡同的“南京聚乐部”“南京夕阳红”讨论版上闲逛,几年前成了好友,还一起玩过国内的几个地方。
这次“西部+南亚游”的最初发起者叫陈彩萍,今年60岁。这老太太可不简单,从2006年起,她几乎每年都会拉着老伴骑车在全国各地旅游。59岁的王玲更是网友们心中的“大师级旅游达人”,足迹遍布海内外。之所以找到陆津培,她们还有自己的打算——陆津培曾担任过小学英语老师,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郑重“邀请”她为此行的翻译官。此外,她们还找到刚刚从东南亚4国游玩归来、现年53岁的李晓萍,担任“军师”。王玲自己扛起会计重任,负责每天管理账目;陈彩萍则在出发前制作好一份详尽的攻略,大到景点介绍、预订旅店,小到在哪儿坐公交、怎么吃最划算,都列得清清楚楚。团队组合完毕,4人各司其职,8月18日,踏上了去拉萨的火车。初上藏区,高原反应是四位老人最大的挑战——有的头疼,有的呕吐。好在她们底子强,没两天就适应了。在此后一个星期时间里,她们把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等西藏著名景点玩了个遍。在拉萨的罗布林卡办好签证后,她们启程向尼泊尔开拔。
穷游一个月,才花了1500元
既然决定了要“穷游”,就得省着花。四人每人只准备了1500元的“活动经费”,就这点钱,要包括西藏和南亚的全部食住行支出。虽然让人不敢相信,但最后她们居然做到了。“没什么秘诀,万事自己扛”。
到了中尼边境樟木,准备到加德满都时,其他背包客都是人均花费30-40元包一辆吉普车;而四位老太找到预先查好的车站,每人花每人2元不到坐上了公交车。
车子从上午11点一直开到了晚上七八点,翻越了一个个山头,每到一站,不停地上人,车厢内实在挤不下,就干脆趴车顶上。“车里那味儿……”陆津培皱起眉头,“很多人身上都脏兮兮的,还不穿鞋,脚就直接翘我面前。”可最令她心惊胆战的,还是窗外的悬崖峭壁,“每次车一拐弯,就一头汗。”
为了节约餐费,离家时,四位老太准备了不少“干粮”——大米、方便面、香油、咸菜、鸭蛋、木耳,只要旅馆有条件,就自己开火。此外,去高原得带防寒服,去南亚又得带夏天的衣服,因此,每个人的行李都足足塞了两个大箱子,至少四五十斤重。每次赶火车、赶公交、上下天桥,老太太们都得扛着两个箱子跑。“王玲背着个大包,忒重,卸下来一看,背上都是血印子。”
尼泊尔和印度的气温都在30℃以上,加上背着行李,每天大家都是大汗淋漓。而晚上回到旅店也只能洗冷水澡,尽管如此,除了一人曾轻微腹泻了两次,其他的则毫发无损。“所以说,我们是铁打的老太!”陆津培哈哈大笑,她说,靠着这番动脑筋节省,直到离开印度准备回国,每个人准备的1500元都没有花完。
一路走,这几位老太还不忘把第一手见闻“速递”回国。每到一个景点,陆津培就将女儿给她“配置”的iPhone手机掏出,四处留影。然后一找到有无线网络的地方,就把照片传到女儿QQ上,让她为发帖,更新大家的最新动向。
学会动物语,走遍天下都不怕
来到南亚,语言是个大问题。“翻译官”陆津培虽然有英语基础,但面对尼泊尔、印度式英语,还是“鸡同鸭讲”。为买到从印度边境小镇到新德里的火车票,陆津培花了一小时才找到外国人售票窗口,又花了一小时才弄明白该怎么填表、在哪个窗口买,最后还只买到了两张卧铺票,四位老太只得挤在火车上将就了一晚。弄错车站更麻烦,从半夜12点到凌晨6点,4个人在两个车站来回跑了3趟,才最终上了车。平常出门,都得找会英语的旅店请老板将目的地的英文名翻译成当地语言,然后大家再举着小纸条,五步一停,十步一问。
当然,也有乐事。平常的采购都由会英语的陆津培置办,一天,她忙着其他事情,便派了李晓玲去市场上买鸡蛋,走前特地教会她,“鸡蛋,egg。”好半天,李晓玲回来了,“用上英语了吗?”“没。”“那你怎么买的?”“瞧着!”李晓玲把手放在身体两侧,胳膊上下挥舞,口中念念有词,“咕咕咕咕嘎……”陆津培哈哈大笑,“成功了吗?”“没,那人问,‘chicken’?我摇摇头。”她把手背在身后、围成一个“O”形,然后猛地往下一顿,“噗……”成功买到了鸡蛋。笑成一团的老太太们最后得出结论,“学会动物语,走遍天下都不怕!”
因为有学生要辅导,陆津培9月16日就第一批回了国;王玲和陈彩萍又玩了加尔各答等地,将于今天返回南京;而李晓萍最潇洒——她直接飞去大理,准备再在云南玩上一圈。“类似的活动,将来还参加吗?”“唉哟,可不了,累死了。”陆津培摆摆手,可她没两分钟又改了口,一脸纠结,“可说不准,指不定将来哪人一吆喝,我就又被勾搭走了。”